更是






今天在華山看田中達也,aka日本蔡哥的微型展2.0,門票三百微貴,但想成是在看一場腳很痠的電影,就超合理。整體看下來是個超超典型的當代藝術展教科書,適合未來有策展需求的人可以參考。
無論拍照打卡牆、可拋的骰子互動裝置、可親自坐在上面的靜止的仿自由落體遊樂椅、離開前還有周邊購買區,最最現代的地方,在於作品說明板上,除了作品名、作品意涵外,最下方結語是一堆#Hashtag
對田中達也的作品印象,若硬要用通則去歸類,我會覺得是「充滿諧音梗的日本蔡哥」,他常用《TOTO來到這了》而TOTO是日文終於的諧音,以及族繁不及備載的Map與Apple合成Mapple,溫泉蛋蛋溫泉,Jelly與Jewelry等,又或是同音同字梗,好比《銳利的演奏》是小人在刮鬍刀刀片上彈鋼琴,或是意涵上衝擊,想說把哨子當吸塵器,吹與吸的對比。有趣但較無法歸類的是,鈔票做成的網球賽,意涵是上班族搶結帳,我有用過退休舅舅在家練撿紅點,練習聚會搶買單的概念,而蔡哥用的是別的手法,更加直接且更有對局感。
我原以為連展區名稱都有梗,但似乎僅有一跟二諧音關聯性較強,依序為Nature、Adventure、World Travel、Sport、Have fun、Workers、Vehicle
他把日常小物與文具用品遊樂園設施化,這塊是我過去寫的廢文裡面沒有嘗試過的,可學習,ex.把文具用品用在作品裡的佛像與量角器;其他Part就很蔡哥,衝擊普普。展場一開始的幾個板板有提及他是如何發想創意的,那些資訊很有價值
幾位類似的當代藝術家,如點點婆婆草間彌生、金牙藝術家Ron English,如果硬用酸酸蜜餞嘴去概括,似乎都是用某一種IP化的手法,把某一個舊物做新聯想、新變化。醬,沒別的貶義
大眾展辦在華山或松菸還蠻合適的,放在北美館總讓人覺得超有距離,放在故宮更是遠在天邊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