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ny Ericsson 的T300,和當年同時發表的T200一樣強調遊戲功能;和專門走便宜路線的黑白螢幕T100不同。有聲光和震動(鈴聲和弦較多);玩膩了內建遊戲,可把它刪除並從網站下載其他新遊戲(因為內建容量不足)。
但這支廣告在打的點是相機,及MMS圖片傳輸。透過拍照時突然被人搶走熱狗,迅速將該照片傳給許多朋友,每個看到照片的目擊者,都發出奇怪的恐龍叫聲來指認犯人。蠻好記的廣告。
隱藏了相機的像素極低,僅30萬畫素,拍出來的照片其實很糊,更別說是動態拍攝的失焦疑慮。此款手機相對當時的競品,螢幕顯示畫素並不高,走的是低價路線,故硬體設備無法如廣告中表現般,將犯人的臉清晰呈現。透過朋友間互傳訊息,來暗示MMS很普及,或是自己可以輕鬆做到。
片尾Slogan 很單純:“The Sony Ericsson T300 and CommuniCam, take and send pictures.”並且放上Logo。
影片來源:SNATCH
根據ePrice在2002-06-18的報導,可以看出Sony Ericsson於2002年年底的產品線非常有趣,同時發表許多產品,並包含同時發表T200和T300手機,T300略好一些、也略貴一些。顯見當時的市場極度未飽和,還在不同價位打機海戰術。
報導來源:
http://www.eprice.com.tw/mobile/news/780/1/
推究其因,回去看2002年的全球手機市場現況。據國際電信聯盟(ITU)的統計資料顯示,1995-2000年間全球黑白螢幕的行動電話成長迅速,若以地區別來看,非洲因基期較低,故有成長率極高的假象,且無基礎建設配合,故此市場尚不重要;歐洲的普及率很高,未來的成長率將嚴重趨緩,除非可以用彩色螢幕、鈴聲多元的手機來打入,否則沒什麼機會;中國和美國分別為88%、26.5%,是廠商接下來的主力戰場。
有人說:「正確的機海是讓不同消費群各有一個選擇,錯誤的機海是讓同一群消費者人有許多不同選擇。」
適度的機海戰術,可以用多產品線吃下不同價位、不同客群的市場,讓自己在公眾場所的使用者比例提高,進而使曝光程度變高、拉動品牌知名度。擺在電信行、手機店裡,也可以透過多產品,來佔據櫃位,排擠其他手機的曝光機會,既能讓大眾覺得這個品牌很會做手機,也能讓其他品牌的產品擺不下,必須塞在其他的櫃子裡,或是像圍棋一樣,被迫夾在一堆Sony Ericsson手機裡,然後淡出消費者的視線。
負面解讀機海戰術,則是「不同機型,卻打到同樣的市場」,導致公司端的行銷預算白花、稀釋,不知道哪支才是品牌想主打的重點,於消費者端,他們不想買辨識度不高的產品,買了過沒多久又被同品牌的新款手機給比下去,自己永遠在用舊貨;或不想在品質都差不多的手機裡面做選擇,不如去購買較少選項、定位較單純的品牌;多產品線某程度上也表示,品牌製造的出錯機率變大,某款手機出問題或使用者體驗不佳,會危及整個品牌,甚至給人「拿爛貨來衝市佔率」的惡劣印象,買低價品的大眾,也會覺得該品牌的高價品大概也只有這樣低劣的品質,進而不往上升級、購買旗艦機;或是Apple曾經想用iphone 5c來打比較買不起iphone的潛在客群,但顏色鮮豔的5c,反而容易讓自己被他人定義為買不起旗艦機的窮人,而且為了不讓自己的品牌受損,5c的售價區隔和其他的Apple機種,也沒有差距極大。
Samsung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作法,是機海戰術中較值得效仿的。除了旗艦機S系列外,也有主打大螢幕和筆的Note;或是Sony 在傳統非智慧型手機上,以不同型號做區隔,推出拍照C系列、音樂W系列等。以功能做區隔。